利害關係人議合

針對致伸科技的利害關係人,我們籌劃嚴謹的鑑別與選擇方法,除參考針對致伸科技的利害關係人,我們籌劃嚴謹的鑑別與選擇方法,除參考AA 1000 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 ( 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s, SES ) 之「依賴性、責任、影響力、多元觀點、張力」五大原則外,為使利害關係人鑑別能更扣合GRI Standards ( 2021 ) 版準則精神,本次更以條文定義之「利益受到或可能受到組織經濟活動所影響的個人或群體」角度,評估致伸在各項永續議題管理上,實際或潛在受其影響之利害關係人。最後再依其影響程度取其分數較高之類別,並參酌AA 1000 鑑別結果,由企業永續辦公室(ESG Office) 擇定,定義7 大類群體作為致伸主要利害關係人,依序為:政府/ 主管機關、客戶、股東/ 投資人/金融機構/ 外部評比機構、員工、供應商/ 承攬商/ 外包商、當地社區、非政府組織/ 非營利組織。

2 101 3 1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回應

致伸科技十分重視利害關係人之權益與意見,持續地進行溝通與議合,而議合方式採取多元形態,包括單向、雙向、一對多或多對一等,以期了解利害關係人對致伸的關注與期待。企業永續辦公室(ESG Office) 每半年向各類別利害關係人的主要溝通窗口,收集他們所關注的永續議題、確認是否有重大衝擊事件,其統整報告將作為重大議題的鑑別參考,並且定期呈報於董事會。詳細利害關係人對於永續議題的關注情形、致伸的回應及議合成果請參照下表:

2 6

2 2

2 3

 

01 3 5

 

 

暢通的諮詢申訴管道

致伸訂有《誠信經營作業程序及行為指南》、《員工溝通與反映管理辦法》、《員工行為準則》,並設有從業道德申訴信箱,提供內外部利害關係人申訴、檢舉、反應與溝通。對外,致伸設有ESG 企業永續網站專區,提供ESG 信箱作為與外部利害關係人的溝通管道,對於致伸科技相關的各項議題,如有任何疑問、建議或甚至是申訴、違法、舉報等事項,也可藉由此管道讓我們即時回應與溝通,並且由企業永續辦公室(ESG Office) 專責處理,將收到的信件及留言訊息通知內部相關單位評估及回應,保持暢通及良好的互動。2024年ESG信箱共收到232封溝通信件,包括公益提案、產品業務、研究交流及其他合作類別,其中有二封為供應商之間的商業行為,及員工眷屬個人行為的申訴信件,經調查後均已答覆並轉由相關單位進行後續處理。對內,我們設有多元的員工溝通管道,若有不確定該情形是否違反適用的法律、法規、具約束力的政策或公司規範,亦可向主管、人力資源部門、法務部門諮詢,尋求建議與協助。 希望在保護員工權益的同時,也經由這些管道維持良好的勞資關係。致伸集團2024年無發生員工違反道德誠信申訴舉報事件。

stackholder 6

 


重大性議題鑑別

永續議題蒐集與彙整

永續議題評估前,我們先行彙整可能對外部經濟、環境、人權及公司營運產生影響之永續議題,參考包含永續標準與規範(GRI、SASB、TCFD)、ESG評等機構(DJSI、MSCI)、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價值鏈上下游( 同業、主要客戶) 重大主題、產業特性與相關規範、永續顧問建議等。此外,本年度持續將致伸2024年企業風險項目(包含永續營運風險、氣候變遷風險、其他新興風險)整併至永續議題中,作為衝擊評估之來源,以確保永續議題之完整性、適切性,亦能使評估結果更符合全球永續趨勢與投資人關注重點。2 18

永續議題衝擊評估

致伸企業永續辦公室(ESG Office) 及迪芬尼各單位最高主管,以致伸集團實際管理情形進行各項永續議題正、負面衝擊情境分析,再依據衝擊情境評估每項永續議題之對外( 經濟、環境、人群( 包含其人權)) 及對內( 致伸營運)所造成( 或可能造成) 的影響。評估衝擊顯著程度時,均考量各項永續議題發生之可能性及嚴重性( 規模、範疇及補救難易度)/ 重要性( 規模及範疇、可能性)。此外,也針對7 大類主要利害關係人進行關注度問卷調查,共計回收64份有效問卷,作為重大永續議題擇定之參考。 

永續議題顯著性排序

完成各項永續議題衝擊評估後,分別針對重大性評估( 正、負面衝擊)、利害關係人關注度分數進行排序,並分別設定閾值,作為重大永續議題擇定之基準。2024年評估結果,正面影響大於閾值之永續議題共11項;負面衝擊大於閾值之永續議題共5項。

material 1

01 3 9

重大性議題擇定與衝擊矩陣圖

企業永續辦公室(ESG Office)依據永續議題顯著性排序結果,並參酌外部永續專案顧問之建議及利害關係人關注度排序分數等綜合考量後,以負面衝擊分數大於閾值(5.5)及正面影響分數大於閾值(8.0)者,作為本年度重大主題,分別為:氣候變遷因應、勞動人權、隱私與資通安全、營運管理與經濟績效、職業健康與安全、產品創新發展、人才發展與培育、人才招募與留任、供應鏈永續管理、多元平等、勞資關係、治理與誠信共12項,與前一年度相比無顯著差異。

01 3 10

重大性議題衝擊說明表

material 3

material 4

material 5

material 6

2 16

2 17